我國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世界五金加工和出口大國,在世界五金生產領域占據一席之地。在我國的五金行業里,至少有70%為民營企業,擁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是中國五金行業發展的主力軍。
深圳市金模整合營銷顧問有限公司總裁羅百輝表示,國內工業領域用戶對自主品牌的接觸并不多,對其質量和服務還不夠信任,這也成為中國五金工具品牌發展依然受阻的主要原因。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五金工具生產商以中小企業為主,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十分嚴重。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壯大,應還得從產品、質量和品牌抓起。
“低價競爭、模仿以及貼牌生產只適合市場初期競爭不激烈的階段,而隨著產業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五金工具行業進入品牌競爭階段,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擁有自主的專利、品牌及服務,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王道。”羅百輝表示。他認為,未來三年將是五金工具行業打造品牌的黃金期,五金工具企業要做好品牌建設。
首先,要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定位不是價格定位,而是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和自己的優勢來定位,如史丹利的品牌定位是世界工具專家。五金工具企業在進行品牌定位時,首先要找準目標市場,然后與競爭對手比較并發現自己的優勢,把市場需求與企業的優勢結合,形成品牌的核心價值,進而做好品牌定位。
其次,要塑造好品牌。做好品牌定位后,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就是企業品牌和產品的關系。當前很多五金工具企業把品牌競爭的著眼點集中在產品上,而對于技術比較成熟的五金工具行業來說,產品同質化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過度的產品競爭直接導致的就是價格競爭,進而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缺乏創新力。其實客戶購買的不僅是產品本身,更多的是產品的感受,包括功能、品質價格以及外形和服務等,這些感受綜合起來就形成了品牌。此外,品牌形象要更清晰,一個連品牌形象都不清晰的企業,怎么會得到客戶的認同,更談不上品牌溢價。
最后,要做好品牌傳播。目前五金工具行業的品牌比較雜亂,如果忽視媒體及公關的力量,就很難建立品牌統一形象,更不要說做好品牌傳播了。
總體來說,目前我國五金工具行業的品牌競爭還比較弱,除了史丹利和世達處于優勢地位外,其他品牌的排名還不穩定,整個行業的品牌競爭比較混亂,這將為五金工具企業提供發展品牌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