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努力將遼寧打造成為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的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剛剛閉幕的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要錨定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以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總牽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打造新時代“六地”,既符合中央戰略要求,又符合遼寧實際情況,是國家所需、振興所系、遼寧所能、未來所向,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部署和必然要求。
服務大局 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強化東北的戰略支撐作用。”打造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就是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聚焦強國建設、服務國家戰略,提高國防安全保障水平,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鞏固產業安全基礎,強化能源安全保障作用,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切實擔負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的職責和使命。作為“共和國長子”,遼寧歷史上曾創造過許多輝煌成就,遼寧將繼續不辱使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持續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全力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加快推進質量強省、交通強省、清潔能源強省、海洋經濟強省等建設,為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瞄準世界前沿 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
打造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就是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牢牢扭住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遼寧科教資源豐富、科研底蘊深厚,依托科教資源優勢,遼寧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人才強省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創新政策,通過策劃、組織和開展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加快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推進顛覆性技術研發應用,培育更多新質生產力。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聚焦新材料、裝備制造、智能制造、潔凈能源與精細化工等優勢科技和產業領域,以全新體制機制組建遼寧材料、遼寧遼河、遼寧濱海和遼寧黃海4家實驗室,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遼寧智慧。
聚焦高水平建設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就是要久久為功、善作善成,持續鍛造制造業長板,著力在產業高原上構筑產業高地。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遼寧具有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天然優勢。把制造業長板鍛長做強,遼寧需一邊鞏固產業優勢,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一邊加速轉型升級,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在數實融合和未來產業的“新賽道”上搶位、占位,努力打造萬億級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優質特色消費品工業基地,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業,再創遼寧工業輝煌,讓亮麗的“制造之花”在遼沈大地處處綻放。
落實首要擔當 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
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就是要把發展現代化大農業作為主攻方向,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遼寧是全國糧食主產省,各類農產品供給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方面條件優越、潛力巨大,承擔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使命。遼寧要全力推進農業強省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錨定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目標,筑牢筑好黑土地上的“遼寧糧倉”,樹立大食物觀,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深入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一體推進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完善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倉儲、物流、金融、科技、檢驗檢測等配套功能,提升產業集聚能力,全面提升農產品加工業規模,協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暢通“北糧南運”通道,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在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上體現責任擔當,讓中國人的餐桌擺上更多“遼字號”農產品,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貢獻遼寧力量。
鍛長板補短板 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
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就是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用好自然生態資源,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體育和旅游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文體旅產業作為服務業的核心業態,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發展空間廣闊,遼寧要把握大勢、搶抓機遇,轉變觀念、打開視野,聚焦高質高效,創新思路舉措,推進旅游興業、體育健身、文化鑄魂深度融合,打造文體旅融合發展的“增長極”、跑出文體旅融合發展的“加速度”、打出文體旅融合發展的“特色牌”。遼寧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獨一無二的人文資源,遼寧人民藝術劇院、歌劇院、芭蕾舞團、歌舞團等名揚海內外。遼寧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山水、冰雪、濱海、溫泉等各種生態場景一應俱全,行走遼寧,春季可“賞花觀鳥”、夏季可“消夏避暑”、秋季可“賞楓采摘”、冬季可“嬉冰雪泡溫泉”。遼寧是體育大省,在發展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運動方面有著堅實基礎,正在打好“體育+文旅+消費”組合拳,推動“三大球”振興發展。熱情好客、豪爽大氣的遼寧人完全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激活國內市場,拓展開發國際市場,塑造新時代遼寧旅游新形象,真正叫響“山海有情、天遼地寧”。
充分發揮區位優勢 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
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就是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地緣優勢,以戰略眼光、全球視野,高站位優化開放布局。遼寧地處東北亞經濟圈核心地帶,既沿海又沿邊,港口是遼寧的重要資源,是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的重要依托。同時,遼寧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是中國對接東北亞、溝通歐亞大陸橋的重要海陸門戶,對外開放合作區位優勢明顯,是最具開放基因、開放潛能、開放活力的省份之一。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上,作為面向東北亞唯一陸海雙重門戶、東北唯一的沿海省份,遼寧責無旁貸,必須打頭陣、挑大梁、勇挑重擔,以戰略眼光、全球視野謀劃對外開放。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地緣優勢,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深化與RCEP成員國經貿合作,努力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這既是遼寧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不辱使命的政治擔當,更是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遼寧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新時代“六地”的每一個目標定位都有清晰的目標指向、明確的路徑舉措、堅實的項目支撐,體現了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貫通、鍛長板和補短板齊發力、一脈相承和與時俱進相統一、目標引領和結果導向相結合,是遼寧挖掘豐厚底蘊、展現自身硬實力、選擇未來發展目標而確立的重大戰略。我們要錨定新時代“六地”的目標定位,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遼寧之為”擔當“國之重任”服務“國之大者”,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
來源:遼寧日報